信言設計大使活動與媒體報導

26. 6. 2020

信言設計大使感謝各媒體對我們工作的不斷支持,報導我們各個項目的專題故事,以及給予我們與廣大社區分享自身的工作和使命的機會。以下是在過去一個季度中,與信言設計大使相關的一些新聞報導和項目焦點。

Art Power論壇

在4月,信言設計大使聯合創辦人及執行總監姚嘉珊參加了一個以「古跡空間與當代項目的結合」為題的公開論壇,並與大館當代美術館的藝術主管Tobias Berger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的創辦人張添琳一起參加一場由 《 Tatler Asia》的執行編輯Oliver Giles所主持的網上座談會。

信言設計大使在資助體制中汲取了經驗而談,談到了讓不同的合作夥伴來參與文化活動,從以產生積極作用的重要性。姚嘉珊更指香港缺乏社區研究和檔案項目,因而無法將更廣泛而精確的歷史資料檔保留下來。信言設計大使為踴於支持數個以城市古跡相關的項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感到自豪,其中的項目包括,2016年獲得信言設計大使種籽資助計劃的陳濬人的北魏真書(字體)的研究,該研究引領著這種獨特的香港字體,希望將這超過數十年歷史,主導著在城市中大街小巷的視覺的字體深入脈絡以研究和復興。基於陳濬人的研究結果,他出版了《北魏真書》並就該作品發表過多次公開講座。

2017年獲得信言設計大使種籽資助計劃的Brian Kwok《設計奇觀》,他的項目發掘香港霓虹燈招牌──這門彷如日漸在褪色的行業的藝術性。該研究以香港霓虹燈招牌的呈現方式作為前奏,追溯了霓虹燈招牌的生產方法,也在探索在電腦主導設計領域之前的現代設計技術和製作模式。該計劃深入了解霓虹燈的生產歷史,霓虹燈的排列、字體和文化,以及觀照霓虹燈作為香港與世界其他城市對話的一扇窗框。該項目以展形式展現它的研究成果,並輯錄了在一本小型出版物當中,從而介紹一些已經遺失或隱暱的設計作品。

在2019年,「未·共研社」以《創新的文化遺產》為主題,並通過考察遺產古跡,及當中的發展的可持續性和保育可行性,從而深入反思和探索當代設計在文化中的角色和作用。

各論壇小組成員更就活化古跡或其他遺址的經驗,分享了他們對文化參與和傳承的見解。該論述內容取材自小組成員的作品,從討論中歸納出古跡活動和文化遺產創新與社區參與的連繫和重要性,而這些活化地將不同的人們聚集,成為讓人學習、實驗、創新並時常與他人聯繫的場所。

請點擊此處觀看完整的討論。

Wallpaper Magazine的專題報導

圖片取自Wallpaper Magazine online feature(圖片由Wallpaper Magazine提供)

在較早前接受英國建築設計雜誌Wallpaper邀請,信言設計大使聯合創辦人兼執行總監姚嘉珊與資深設計師Michael Young、Joyce Wang、Andree Fu和Adrian Cheng於「World View: Letter from Hong Kong」文章中分享了對創意產業領域中眾界別,如何在應對疫症的同時,仍然積極發揮創作的能量。這是Wallpaper全新專欄《World View》的一部分,該專爛聚焦在受到疫情的莫大挑戰下,全球不同的設計師他們仍堅守創作意志的故事。

在訪問中她與讀者分享:「設計不應是高高在上,難以企及的東西。這是我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可以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因此我們更需要在這樣不穩定時代保持著精力和創造力。」文章更分享了信言設計大使如何在疫情下繼續發揮主導平台的角色,和維持各項正在進行的項目,其中包括「未·共研社」的微型的概念公園,而這些微型公園快將在各個地區裡興建及實現 (上圖是二陂坊遊樂場的概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