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言設計大使資助計劃現已接受報名|2020年7月季度資助計劃獲選名單

8. 10. 2020

信言設計大使2020年10月季度資助計劃現已接受報名,快將你的意念及計劃書於2020年10月20日前提交。一直以來,信言設計大使的資助對象包括獨立設計師、策展人、創意單位及非牟利團體,藉此支持各種以香港及大灣區為背景的設計專案。如希望收到更多資訊請查閱此連結

 

恭喜獲選2020年7月季度資助計劃的成功申請人,名單包括: Ingrid Chu Pui Yee (香港),Chicky Ajoy Bhavnani 及她MakerBay Foundation團隊 (香港), Yeung Kin Bong (香港), Ibiye Camp (廣州), Fong Wan Chi (香港)。

2020年7月季度資助計劃的成功申請人:

朱珮瑿的《Breaching Sanctum: The Architectural Impulse in Recent Art by Women in Asia》深入探討了建築在當代創作文化中的作用;具體來說,對於1980年代出生的亞洲女創作人來說,1990年代所舉辦的展覽剛好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中國當代藝術。該項目探討了建築如何塑造了該地區的文化發展,以及中國女創作人利用繪畫、油畫、攝影、雕塑、錄像和其他媒體等對敘事方式的影響,也檢視了建築環境的變化,如何塑造並反映各人的主觀體驗。 [展覽、節目及出版物]

2020年7月季度資助計劃的成功申請人:

Chicky Ajoy Bhavnani 及她MakerBay Foundation 團隊 MakerBay Foundation的工作人員正在設計和計劃製造《CoralBot》項目,這是一種低成本生產的珊瑚礁測量無人機,用於監視和評估香港及全球珊瑚的健康狀況。團隊意識到維護珊
瑚礁的健康生態及海岸,對經濟以及氣候變化存在關鍵影響,MakerBay Foundation決定對此迫切需求尋求解決方案,並定期進行準確監測活動,以評估複雜的珊瑚礁建築結構。 《CoralBot》是一具自動船裝有數個高像數的專業攝像機,瞄準淺灘上珊瑚礁,以繪製和監視海洋保護區內外的情況。此科技產品將具有遠程搖控(RC)和GPS導航功能,配上專門設計的軟件以控制人工智能的機器人,從而對珊瑚進行分類並評估其健康狀況。 Makerbay Foundation計劃分享他們對《CoralBot》收集的環境數據和一系列大灣區範圍的珊瑚礁攝影測量圖及網上平台,以幫助科學家更全面地了解珊瑚礁的發展狀況,隨後更希望於網站推廣機器人科技發展的重要。

 

2020年7月季度資助計劃的成功申請人:

楊建邦希望以人為本,以具有建設性和創新的計劃為鼓勵積極回應人口老化問題,特別是為老人提供有質素的生活。延續在2018年由信言設計大使資助對《Revitalising Village through Culture》的研究中,《The Golden Autumn – A Participatory Design Project》將採用集體和參與性的方法進行研究和設計,通過一系列活動招募目標社區,並設計了一系列思考練習和應用劇院活動。楊建邦 以油尖旺區為研究中心點,觀察參與者在參與社區研討會習慣、情緒和行為,以藝術裝置、空間設計、互動活動及建築設施呈現老年人在社區的痛點,及提供解決方案。在 2021年2月,這計劃將向區議會提交一個可行並適合老年人社區總體規劃,並希望在不久將來被採用。

 

方韻芝: 研究項目After Life Journal旨在抗衡中國社會對死亡的禁忌,並回應亞洲人口老化有關的社會問題。

2020年7月季度資助計劃的成功申請人: Ibiye Camp 將開展一個中國-尼日利亞紡織品貿易的研究項目,希望透過《Remaining Threads》項目探討傳統、溝通、身體和機械的糾纏。由於對印度的標誌性紡織物料—Madras 產生的興趣 ,並了解它於跨大西洋奴隸貿易製度下,並流通往世界各地的過程,Ibiye Camp也研究這演變如何由社區重新定義,並通過拉線和將花紋重新設計,並遵循尼日利亞的布古瑪的傳統方法製造Pelete Bite。 Ibiye計劃在擁有大量生產非洲風格紡織品的廣州進行研究,並探討居住在廣州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商人,觀察他們如何成為在廣州作為生產貿易市場的中間人。

2020年7月季度資助計劃的成功申請人方韻芝: 研究項目《After Life Journal Handbook Design & Publication Prototype》旨在抗衡中國社會對死亡的禁忌,並回應亞洲人口老化有關的社會問題。透過舉辦工作坊介紹面對死亡時的各種程序,參與者將通過互相交換有關死亡的個人觀點,編輯獨有的死亡歷程。該項目鼓勵參加者通過認識相關的心理支持訊息和交流平台,加上喪禮儀式的視覺、媒體和空間設計,從而更深入了解死亡的意義,並減低恐懼感。

Fong Wan Chi’s project, the “After Life Journal”, sets out to be an intervention against the taboo of death in Chinese society, intending to respond to the social issues relating to the increasing aging population in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