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言設計大使資助計劃現已接受報名|2020年4月季度資助計劃獲選名單

26. 6. 2020

信言設計大使2020年7月季度資助計劃現已接受報名,快將你的意念及計劃書於2020年7月20日前提交。一直以來,信言設計大使的資助對象包括獨立設計師、策展人、創意單位及非牟利團體,藉此支持各種以香港及大灣區為背景的設計專案。我們即將推出線上申請平台,詳情請透過電郵與我們聯絡。恭喜獲選2020年4月季度資助計劃的成功申請人,名單包括:葉啟俊(香港)、Liz Lau和香港龍窯關注組團隊(香港)、邱正和DEMO Studio團隊(北京)、陳芷蕙和Ground Rule Studio團隊(香港)、來自Studio Florian and Christine的Florian Wegenast和Christine Lew(倫敦/香港)、Enrique Moya-Angeler(香港)、Nicole Andrianjaka de Surville和Zolima CityMag團隊(香港)、Toby Lam(香港)和彭展華(香港)。

2020年4月季度專題資助計劃的成功申請人: 葉啟俊的「船到橋頭生活節」跨島合辦項目,為一個别具瀨戶內風格的藝術及生活節,創作團隊別出心裁地以香港的外島和橫水渡沿線島域,建立出屬於香港獨有的跨島節。項目擬於2020年10月舉行,在坪洲、長洲、大嶼山的梅窩和芝麻灣舉行。藝術節活動豐富,包括城市及鄉村文化、環境保護、設計和手工藝等。藝術節旨在展現島嶼間經常被遺忘而又充滿獨特性的面貌,包括環境、社區和歷史等議題。透過生活節從中宣傳和保育島嶼的共同文化,令大眾更關心香港寶貴的大自然,並喚起人們關心經常被忽視的香港島嶼生活,通過在地和富趣味的視角了解島上生活,從而拉緊香港的外島與城市之間的聯繫和交流。

Liz Lau和香港龍窯關注組團隊計劃活化香港唯一倖存的龍窯。該組織旨在保育和活化唯一倖存且結構完整的屯門青山陶窯。香港龍窯始建於1940年代,一直運作到1980年代。經過多年廣泛的研究、文案蒐集和編制、教育、公眾參與以及與各有關單位的討論,Liz及其團隊一再確立窯爐的文化意義,也對窯爐的定位和未來發展有著清晰的願景,包括檔案研究、與製作團隊進行訪談等。通過研究這個曾在社區中廣受歡迎的陶器發源地,該項目展現了香港在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民間故事、藝術和文化價值的獨特性。團隊的最終目標是將龍窯發展為博物館,以重新接觸並發揚這一項民間傳統。與其將龍窯規限成一個固定的歷史結構,該項目旨在把博物館注入生命力,演活為陶瓷工作坊丶體驗和教育的空間。

Liz Lau的項目旨在活化香港唯一倖存的青山陶窯。(圖片由Liz Lau提供)

2020年4月季度種籽資助計劃的成功申請人: 邱正和DEMO Studio團隊旨在為佛山市北滘的傳統小型家用電器製造企業,提供產品和品牌轉型的參考解決方案。 項目主要研究工業設計和設計主導的流程如何有效幫助本地小型家用電器製造業的。 邱正的項目將深入探討本地企業的挑戰和機遇,研究它們的潛力並提出修訂和具參考價值的建議,使大灣區的設計行業、製造商和供應商能夠互相協同地展開工作。

陳芷蕙和Ground Rule Studio團隊推出的「Waste Made Wonderful」,旨在解決香港的過量堆填問題,並加强現時市場上缺乏的生態意識和以環保計劃推廣有益生態的原材料,同時鼓勵設計師因應環境需要而創作。該項目提高創作者對不同環保材料和替代品的認識,這些替代品可用於多種創意產業,並引起人們對香港日常生活中所生產的各種廢物鍊及致命影響的關注。該計劃通過與公眾進行交流、展覽和研討會,鼓勵設計師在選擇材料時俱備生態意識,並向公眾倡議每個人作為自主消費者的同時,積極探索用新的環保替代品創作。

Studio Florian and Christine的項目名為「Tactile Light Textile」以一系列智能紡織品探索保育傳統工藝,特別是中國刺繡方式,融合LED燈、感應裝置和3D編織等創新技術,從而反思現代技術和設計的價值。該項目與香港刺繡商和紡織工匠合作,並融和LED照明、電路網絡系統和動能感應器。二人在過去兩年中一直在積極學習香港的傳統手工藝品,創造這種「混合式工藝」─ 將技術與傳統手工藝品合二為一,促使人們了解如何保存古老的手工藝品,把昔日、源遠流長的工藝,伸延到未來的方式的理解和想像,透過探究傳統工藝如何在當代環境下發揮主導角色,創作者希望透過新科技與照明,連繫香港本土工匠和創作群組。

Enrique Moya-Angeler和Lee Man Pan, CP的項目「楚米先生,你看過香港這些獨特結構嗎?」,旨在揭示並記錄香港港鐵公司(MTR)於地底伸延至地面的通風井結構,該項目亦有意拓展至深圳地鐵網絡(1號線)。受西港城的通風井結構啟發,Enrique的計劃除了關注通風井的主功能,更希望將這些物理架構和富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以視覺方式向公眾教育呈現其脈絡,並以網上檔案庫把通風井的相關知識及價值存檔。該項目以物理研究為主幹,以判辨通風井的構造、主結構、建築材料、尺寸、顏色和物理狀態。該研究項目的最終目標是籌組模型展覽,記錄、分類和建構通風井系統,解釋它如何連接地面和地底的交通脈絡地圖。該項目的名字取自從80年代居瑞士法國籍建築師Bernard Tschumi所設計的巴黎Villette公園。透過通風井龐大而鈍重的外型,研究引發人們對城市地景中各建築結構及文化價值的興趣。

受到中環西港城的建築結構啟發,Enrique Moya-Angeler和Lee Man Pan, CP的項目旨在究香港地鐵通風井的建築價值及建立檔案庫。(圖片由Enrique Moya-Angeler和Lee Man Pan, CP提供)

Nicole Andrianjaka de Surville和Zolima CityMag團隊的項目名為「After」以新聞紀實的角度,藉著結集一眾年輕作家和攝影師,探討新型冠狀病毒對香港生活和文化的影響。全球疫症不僅暴露了社會的失衡現象,同時彰顯團結、集體智慧和改變所帶來的希望。該項目中的文章寫作、照片和影片紀錄觸及全球疫症下的挑戰和機遇,引發了人們對香港現在與未來狀況的疑問。該項目邀請年輕作家和攝像師於網上和展覽分享各類創作項目,來探索這些環境變化。恰逢新型冠狀病毒疫症在港的一周年,作品將於2021年初展出,並在Zolima CityMag雜誌上展示,以拓闊觀眾層。

「然後」旨在結集年輕的記者和攝影師,探討並記錄新型冠狀病毒疫症對香港生活和文化的影響。(圖片由Zolima CityMag提供)

Toby Lam的「慢針黹部落」是為期一年的「慢針黹企劃」的總結活動。該項目主張把服裝的生產過程放慢,從而讓公眾認識服裝制作的文化價值。通過一系列的網上課程,讓縫製技巧和手藝得以保存及流傳,並讓公眾養成把衣服重造或修復的習慣,重塑未來時裝和衣物的意義。在日漸千遍一律的時裝市場中,為衣物和服裝的增添意義,提供更可行和可持續的替代方案,透過舉行修復時裝工作坊丶改衣服務、集體創作活動、講座和展覽,以鼓勵我們以可持續和合理的方式,重新思量和對待對自己的衣服。

彭展華透過影像描繪和展現香港粗野主義建築的歷史和美學,以城市研究和照片調查為基礎,發掘更多隱藏在本地及亞洲地區的粗野主義實例。從屋宇署尋找建築圖紙以追溯各建築和建築結構的演化過程。該項目進行深入的研究,根據建築物的設計語言、特徵和類別進行分類,並以插圖和圖像混合攝影以作展覽。該項目旨在帶動建築行內同業和公眾之間的討論,以拉闊人們對城市裡的建築歷史,及其隱蔽的美學的認知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