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言設計大使種籽資助計劃項目Walter Koditek的新書《20世紀50-70年代香港現代建築》記錄了超過300座建築物和建築群,結合攝影、翔實的背景資料和學術論文,對那個變革時期的現代主義建築進行了全面概述。
信言設計大使種籽資助計劃項目Walter Koditek的新書《20世紀50-70年代香港現代建築》記錄了超過300座建築物和建築群,結合攝影、翔實的背景資料和學術論文,對那個變革時期的現代主義建築進行了全面概述。
在戰後的幾十年裡,許多香港建築師,包括很多從中國內地移民的建築師在內,積極探索現代主義原則,以此應對住房短缺、大規模建設和有限的預算。儘管經濟效益較之設計更受關註,但他們的建築植根於時間和場所,以獨特而務實的方式反映了當地的氣候、社會價值觀、材料、技術和用途。作為一個參照系統,此書旨在喚起人們對香港戰後現代主義建築的認識,並加深對其建築價值、社會、文化及歷史價值的討論。
相關展覽在2022年1月21日至2月12日於歌德學院舉辦,城市規劃師兼攝影師Walter Koditek和建築師兼研究員黎雋維結合了攝影和仔細研究的背景資料,首次共同呈現他們總結的戰後建築作品。Walter Koditek在過去五年裡拍攝了大量現代主義建築立面的照片,並按照建築型別劃分為七個主題類別。此外,這些照片還附有黎雋維繪製的15座現代建築的圖紙、照片和模型,其中包括何弢設計的香港藝術中心,展示了戰後香港現代建築的豐富建築語彙和本地特色,以及這些建築背後中國建築師豐富多彩的生活故事。Walter Koditek 及黎雋維在2022年2月13日於Facebook Live帶領觀眾遊覽他們的展覽,並解答大家有關展覽的提問。於YouTube上重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tuuvddc2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