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ing Demolition: a documentation of Pang Jai Fabric Bazaar

當走過絲綢和彩布的小徑,感受陽光折照精細的圖案的暖豔,你已身處在棚仔裡,棚仔原名為欽州街小販市場,立於九龍深水埗的欽州街和荔枝角道之間。棚仔約有五十個舖主,搬入之初,舖主們發現這個小販市場對陽光和大雨束手無策,而布不能曬和濕,他們以自己的手工加建去保護自己的貨品,竹子,布和木成了延伸的結構,而手推車,繩子則成了店舖的伸延,串起一卷卷的布,棚仔的建造方式和空間感是令人獨特難忘的,同時亦代表布業的盛世。而「棚仔建築記錄組」會盡力在建築存在之時,將棚仔以建築圖紙將空間的比例客觀記下來,觀察他們建造和使用空間之間的關係,期望為香港社會帶來另一種觀點,而我們亦明白建築記錄對於香港是一條漫長之路,但是我們會堅持到底。

當走過絲綢和彩布的小徑,感受陽光折照精細的圖案的暖豔,你已身處在棚仔裡,棚仔原名為欽州街小販市場,立於九龍深水埗的欽州街和荔枝角道之間。棚仔約有五十個舖主,搬入之初,舖主們發現這個小販市場對陽光和大雨束手無策,而布不能曬和濕,他們以自己的手工加建去保護自己的貨品,竹子,布和木成了延伸的結構,而手推車,繩子則成了店舖的伸延,串起一卷卷的布,棚仔的建造方式和空間感是令人獨特難忘的,同時亦代表布業的盛世。而「棚仔建築記錄組」會盡力在建築存在之時,將棚仔以建築圖紙將空間的比例客觀記下來,觀察他們建造和使用空間之間的關係,期望為香港社會帶來另一種觀點,而我們亦明白建築記錄對於香港是一條漫長之路,但是我們會堅持到底。

關於 鍾智豪

鍾智豪為「知築常落」和「棚仔建築記錄組」的發起人,曾於明報星期日副刊《圖看建築》(2018-2019)和拍擋連載樓梯舖建築記錄,經「藍屋創作室」的文化保育計劃(2015-2018)和農夫、藝術家、攝影師和學生合力出版《廖家雞舍史》一書--講述香港養雞的人文歷史和雞舍的建築空間機能,2019年,鍾和一班熱心人成立了「棚仔建築記錄組」,在深水埗進行棚仔建築記錄,為香港建築歷史出一分力。

Read More

2019
成功申請人: 鍾智豪
機構: 棚仔建築記錄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