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成員 – Design Trust Futures Studio

計劃成員

主策展人及合作伙伴

姚嘉珊

姚嘉珊

主策展人

姚嘉珊為本地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香港設計大使」創立的信言設計大使的聯合創辦人及執行總監,積極帶領推動創立富有意義、發展長遠的平台,以策劃及資助不同設計領域裡意念創新的研究和項目。她推動及構思的旗艦項目「未.共研社」匯聚設計社群共同探討不同設計議題,包括香港公共微型公園的新設計,以及有關文化遺產及創新的主題。姚嘉珊亦是建築師及 ESKYIU 的創辦人之一,ESKYIU 乃一家屢獲殊榮的多領域建築設計工作室,於2005年於紐約創立,現以香港為根據地。她曾於 2009 年擔任港深城市\ 建築雙城雙年展總策展人,並策劃了Value Factory 位於深圳的「Studio-X」項目。姚嘉珊與合夥人Eric Schuldenfrei 二人曾以他們於威尼斯雙年展的裝置項目榮獲2010年度的「Architectural League Prize」;也曾以「Movement culture: installation for Ido Porta」及由巴塞爾藝術展贊助的作品「Ephemera」榮獲《Architectural Record》「設計先鋒(Design Vanguard)」稱號與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 (Design for Asia Award) 。二人近年亦為樓高22層的辦公大樓項目K11 Atelier King’s Road操刀室內建築設計及景觀設計策略,他們的設計包括多用途展廳並融入可持續發展及文化遺產等元素。姚嘉珊曾參加多個國際性演講,包括普林斯頓大學「另類實踐」講座、《Architectural Record》舉辦的「China NEXT」研討會、於越南舉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歷史城市景觀」論壇,以及哈佛大學AsiaGSD「建築獨一無二的份量:聚焦亞洲」會議。她曾任教於倫敦建築聯盟學院、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規劃及保育研究生學院、帕森設計學院、香港大學建築學系(2007-2010)及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2010-2014)。及後,她一直滿懷熱情專注於帶領信言設計大使的工作,與國際伙伴一同積極推動香港乃至大灣區多個項目及計劃。

吳志華

吳志華

合作伙伴

吳志華博士現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一所正於香港西九文化區興建的文化設施,以推動中國文化藝術的欣賞,及促進不同文明的對話為目的。博物館將於2022年年中開幕。吳博士於1988年投身香港公共博物館工作,出任助理館長一職。及後在多間博物館任職,至 2002 年晉升至總館長。在加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前,吳博士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負責管理該署的文化相關機構,包括博物館、表演藝術場地、視覺藝術中心及公共圖書館。吳博士是一位出色的歷史學家,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並獲悉尼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文憑。他的研究及出版聚焦香港歷史及文化遺產管理。

劉小康

劉小康

合作伙伴及大師導師

著名設計師及藝術家,現為靳劉高創意策略創辦人、亞洲設計連副主席、香港設計及創意產業總會主席等職務。

從事設計及藝術創作三十多年,獲奬超過三百項。代表作包括屈臣氏蒸餾水水瓶(獲「瓶裝水世界」全球設計大奬2004)及其品牌形象,「椅子書法」系列海報(獲「2010年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評審大獎』及『銅獎』」及2011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2015年,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了「劉小康決定設計」個人展覽。

2021年,獲得「香港出版雙年奬最佳出版大奬」及「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 – 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奬」。

大師導師

許誠毅

許誠毅

大師導師

許誠毅於香港出生,從事動畫製作逾30年。他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及後加入動畫製作公司PDI/夢工場,並逐漸領導公司的動畫團隊製作各類廣告、短片及長片動畫,當中包括奧斯卡最佳動畫片《史力加》。

許誠毅的導演生涯始於其首部聯合執導的動畫電影《史力加3: 咁就三世》。他其後執導了《功夫熊貓》外傳短片《蓋世五俠的秘密》,並聯合執導了《史力加》的萬聖節特別動畫節目《Scared Shrekless》。他執導的作品還包括《無敵貓劍俠》外傳短片《三隻小魔怪》,以及動畫電視影集《馴龍記:百格島騎士》及《馴龍記:捍衛百格島》。

《捉妖記》是許誠毅在亞洲執導的首部真人動畫電影,成功將其過往在荷里活製作動畫及電影的經驗帶到中國。《捉妖記》在2015年上映時創下中國電影票房的最高記錄,而他後來執導的續集《捉妖記2》在中國亦票房大賣。

薩璨如

薩璨如

大師導師

薩璨如於香港出生,年幼時居於日本及台灣。她於美國紐約哈德遜亞納達爾巴德學院取得心理學系學士學位,並於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取得藝術與教育碩士學位。1979年,薩璨如移居意大利,專注於鑽研大理石雕塑藝術。她的大型創作主要來自酒店、地產商及藝術收藏家委約,作品遍佈中國、香港、台灣、南韓、英國及美國。她的藝術創作靈感取自大自然,從心出發試圖理解和觸碰人性深處,在人人終有一死的現實當中創造出瞬間的解脫,以藝術提醒我們從內而外探索自我。

劉家寶

劉家寶

大師導師

劉家寶目前在福特汽車公司工作,有豐富的全球設計經驗,曾在全球包括北美、歐洲、中國等地的設計工作室工作。劉家寶現任福特汽車公司Ford New Mobility Studio的設計總監,專責應用以人為本的思維和設計,研發創新的智能出行方案及生態系統。她的個人設計理念是用靈魂和個性來設計,讓作品喚醒人們的想像、夢想和情感。劉家寶在設計領域內所取得的成就還為她贏得了廣泛的國際盛譽和認可,其中包括2012年被香港南華早報評選為「25名香港最具影響力的傑出女性」;《優家畫報》和《紐約時報》「2011年全球優女性」;2006年DFA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

陳瑞麟

陳瑞麟

大師導師

「將中國現代設計的精粹帶到全世界」,這是Qeelin創辦人暨創意總監陳瑞麟的願景,成功創立揉合西方精湛卓絕的工藝與中國美學的高級珠寶品牌。

陳瑞麟於英國倫敦展開設計師的事業生涯。其後他返回香港,加入有「工業設計界教父」之稱的Mr. Ken K. Shimasaki 所統領的設計顧問公司。 1989年,陳瑞麟開設自己的設計公司Longford,專門為國際品牌提供專業的設計顧問服務。

一直以來,陳瑞麟在各個設計範疇中不斷作出自我挑戰。他深信設計無界限,所以推出Qeelin這個高級珠寶品牌,他認為這個發展是極為自然的。擁有獨特的設計思維,旨在把中國傳統的設計融合時尚的潮流元素,創造出與眾不同、獨具個性的尊貴珠寶系列。 2004年張曼玉參加康城影展並獲頒最佳女主角之時,她所佩戴的Wulu鑽石耳環便引起國際間的注目。

靳埭強

靳埭強

大師導師

靳埭強博士為國際著名設計師及藝術家,於1967年開始從事設計工作,曾獲無數殊榮,其中包括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79),市政局設計大獎(1984),首位華人名列世界平面設計師名人錄(1995),香港特區頒予銅紫荊星章勳銜(1999)及銀紫荊星章勳銜(2010),香港設計師協會終身榮譽獎(2016)。靳埭強博士熱心藝術及設計推展工作,現為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榮譽院長、香港設計師協會資深會員、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顧問及香港藝術館榮譽顧問。

盧志榮

盧志榮

大師導師

2015《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得獎人,盧志榮的豐富創作涵蓋了建築、雕塑、室內與家具設計等領域,他一直以對理念的淨化、詩意的詮釋、細節的關注,備受意大利及國際設計界推崇。他的創作,以他的“以詩為用,以用為詩”為中心思想,融匯古今智慧與感悟,重申永恆和簡潔之道。

羅偉基

羅偉基

大師導師

羅偉基於2021年4月1日起擔任福特汽車公司全球設計副總裁,負責打造一系列獨特、真實並忠於福特價值觀的產品和服務,創造出最具吸引力及具有一致性的品牌體驗。

羅偉基為雷諾汽車前外飾設計副總裁,任內帶領設計團隊打造雷諾和達契亞的新產品系列,而他在雷諾「人生阶段(Cycle of Life)」設計策略的開發工作擔當了尤其重要的角色,產生出一系列屢獲殊榮的概念汽車,包括Dezir、Captur、R-Space、Frendzy、 Twin’Z、Twin’Run及Trezor。

羅偉基於2010年加入雷諾汽車,在此之前曾擔任通用汽車歐洲的產品前瞻性設計總監(2004-2010),以及瑞典薩博的產品前瞻性首席設計師(2000-2004)。更早以前,他曾在賽德斯—奔馳(日本)及奧迪(德國)工作。

文鳳儀 & 莫一新

文鳳儀 & 莫一新

大師導師

文鳳儀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1995年與莫一新成立「藝術家工作室」,從事創作及藝術教育工作。1999年獲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藝術學系碩士,其後任職該校兼任講師至2001年。2008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學系碩士(道教研究)。她過去曾參與多個展覽,作品為多間知名機構及私人收藏。

莫一新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其後獲取廣州美術學院藝術學碩士,曾任香港雕塑學會會長,現兼任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近三十年創作生涯中,莫一新曾參與無數展覽,包括香港巴爾塞藝術展、英國倫敦BRIC展、香港藝術雙年、藝文薈澳國際藝術大展等。

陳日榮

陳日榮

大師導師

陳日榮早年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修讀建築,畢業後加入法蘭克蓋瑞的洛衫磯建築事務所Frank O. Gehry & Associates,出任設計合伙人期間負責事務所多項重大文化及機構類項目。2013年,陳日榮創辦了個人建築及設計事務所EC3,項目涵蓋多個設計領域。多年來,陳日榮成就備受肯定,屢獲殊榮,包括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騎士勳位及2017年美國進步建築獎,他於2018年亦入圍MCHAP 美洲建築獎 (Mies Crown Hall Americas Prize)的最後六強。

劉小康

劉小康

合作伙伴及大師導師

著名設計師及藝術家,現為靳劉高創意策略創辦人、亞洲設計連副主席、香港設計及創意產業總會主席等職務。

從事設計及藝術創作三十多年,獲奬超過三百項。代表作包括屈臣氏蒸餾水水瓶(獲「瓶裝水世界」全球設計大奬2004)及其品牌形象,「椅子書法」系列海報(獲「2010年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評審大獎』及『銅獎』」及2011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2015年,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了「劉小康決定設計」個人展覽。

2021年,獲得「香港出版雙年奬最佳出版大奬」及「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 – 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奬」。

顧問

王伊悠

王伊悠

顧問

王伊悠博士現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負責該館的研究、館藏、展覽、出版、學習及公眾參與。曾任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佛利爾-賽克勒藝術博物館)中國藝術專家,波士頓迪美博物館中國部主任策展人,參與了十多項中國、韓國和日本藝術展覽的策劃。她與故宮博物院以及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合作,與司美茵聯合策劃 《鳳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藝術與生活》大展,被《波士頓環球報》評為2018年度《最佳歷史及主題展》,被藝術雜誌Hyperallergic評為2019年度 《美國最佳20場藝術展》,被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評為2019年度《最具綜合影響力的出境展覽》。王伊悠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藝術收藏史、漆器、宮廷肖像畫以及攝影史,與司美茵合編的《鳳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藝術與生活》一書獲2019年度史密森博物學院秘書長研究獎。她曾獲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獎金、蓋蒂基金會博物館領袖獎、史密森博物學院的博士後、弘揚世界文化獎以及學術研究獎。她也是美國博物館聯盟中國項目的主席和創始人,致力於推動兩國文博界的合作與交流。

焦天龍

焦天龍

顧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席研究員。1987年獲北京大學學士學位、2003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丹佛美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博物館中國部主任、香港海事博物館總館長、畢士普博物館人類學部主任、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助教、哈佛大學東亞考古學講座負責人等職,並曾兼任美國夏威夷大學兼職教授、廈門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科技大學講席教授、山東大學客座教授。研究專長為中國考古與藝術史。曾策劃多項大型博物館展覽,並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美國和中美洲等地從事和主持考古發掘研究。多次在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如東亞考古學會、印度-太平洋史前學會、太平洋科學協會和美國考古學年會上主持論壇。應邀在美國、英國、日本、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多所大學和研究所作學術演講。用中、英文發表專著和合著9本、論文100餘篇。曾獲美國哈佛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英文專著《The Neolithic of Southeast China》 獲美國2007年度The Philip and Eugenia Chu亞洲研究傑出成果獎。

設計師學員

彭展華

彭展華

設計師學員

彭展華(信言設計大使種籽資助計劃成功申請人)為專欄作家、香港DOCOMOMO成員及注冊建築師。他於香港大學修畢建築學碩士,曾於英國倫敦、奧地利維也納及中國上海從事建築設計事務。

在2011至2012年間,他於日本建築大師磯崎新的上海工作室任項目建築師,領導團隊設計一系列都市規劃及建築項目。他其後於2015年創辦AaaM Architects。

彭展華的建築研究及照片調查項目在2020年得到信言設計大使種籽資助計劃的支持,透過影像描繪和展現香港粗野主義建築的歷史和美學。

周健龍

周健龍

設計師學員

「一木工房」的名字源自「一輩子」與「木工」,希望做出能用一輩子的傢具。 工房由周健龍創辦,旨在探尋和重新思考真正的木匠工藝與木工機械操作的分別,重拾香港木工文化,尋根究底。

周健龍熱愛木匠工藝,致力推廣木工文化,並不斷透過實驗與創新加強其木工技術。在2016至2019年期間,他曾到台北、台中及吉林的木工工作室學習,觀察中、港、中木工的文化與技術差異,加深對傳統木工的認識。

梁康勤

梁康勤

設計師學員

梁康勤是一位香港設計師,自小居於西貢。設計足跡涵蓋產品、材料、裝置及空間設計。她於荷蘭燕豪芬設計學院本科畢業,也曾是香港兆基創意書院視覺藝術、空間研習及設計課程的老師。她喜歡旅居,曾於中國、芬蘭、荷蘭及日本作藝術駐場。2017年梁康勤獲 DFA 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前往泰國 Studiomake Architects 作一年實習生。

梁康勤曾在荷蘭建築陶瓷廠 Royal Tichelaar Makkum 工作,八年的荷蘭生活讓 她培養一種 can-do 、樂觀、好尋根探索的設計態度。2020年創辦透明未來設計,翌年與建築設計師 Loky Leung 以「香港土磚」這企劃回收地盤廢土作有意義的循環再造。「香港土磚」項目為信言設計大使專題資助計劃。

蘇暢

蘇暢

設計師學員

蘇暢為蘇暢設計研究室主持建築師,兼作策展與寫作,現於香港大學任教建築設計。設計實踐通過當代文化反思歷史建築類型,在建築與地景之間尋找新公共生活的空間場所。設計研究項目注重跨學科合作以打破學科與知識的壁壘。

蘇暢的寫作與翻譯作品關注建築在不同領域的思想聯繫,包括《美好生活:現代建築導訪》中文譯本,評論、訪談、論述多次在Wallpaper、台灣建築及哈佛Platform等刊物發表。

蘇暢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獲建築學碩士學位、畢業嘉獎及院長獎學金;一級榮譽畢業於香港大學建築學系,獲建築學文學士及全額獎學金;曾就讀於北京大學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蘇暢為信言設計大師種籽資助計劃成功申請人。

陳濬人

陳濬人

設計師學員

香港字體設計師、平面設計師及音樂人。2009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視覺傳達系。2010年與設計師徐壽懿 Chris Tsui 創嘗設計公司叁語設計 Trilingua Design。2011年起研究香港北魏真書體字體風格,於2018年出版結集長達八年的香港北魏研究以及字體設計作品《香港北魏真書》,並獲得香港出版雙年獎2019 出版大獎及藝術與設計類最佳出版獎。香港北魏真書字體設計同時獲得「New York Type Directors Club」的字體設計獎。「2019 DFA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得獎者。他是香港最大型設計展deTour 2020及 deTour 2021的聯合策展人。

陳濬人是信言設計大使種籽資助計劃的成功申請人,其專題項目名為「香港北魏真書」。他亦為「未‧共研社」2019設計師學員,其作品以設覺設計概念由虎豹別墅的傳奇歷史切入,連結到當代音樂機構。

吳燕玲

吳燕玲

設計師學員

吳燕玲為The Fabrick Lab創辦人,曾被《Elle Deco》雜誌譽為「高科技界仙子」,專門研究紡織品、電子產品、仿生科技、室內設計及裝置藝術。她是一位英藉華裔物料設計師,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以優異成績取得Textile Futures設計碩士學位。吳燕玲是國際知名的TED研究員及劍橋大學可持續領導力學院校友,並榮獲多個設計獎項,包括登上意大利《安邸AD》雜誌的「AD100 創變者」榜單及INDE. Awards「最具影響力人士」榜單,並獲頒《設計選集》雜誌的「新銳人才獎」、全球綠色經濟論壇(GGEF)「生態創新獎」、施華洛世奇水晶「未來設計師獎」和《Tatler》雜誌的「Gen T大獎」。她曾與日產汽車歐洲設計中心以及諾基亞北京設計中心等國際設計公司合作,在香港被譽為50位最機智靈活、最具創意遠見、最具創新影響力及最具顛覆性的人才之一。在2020年,吳燕玲獲委任為Nature Squared創新物料總監。

吳燕玲是信言設計大使專題資助計劃的成功申請人,其計劃為一項持續的紡織實驗,遊走於傳統工藝及當代對物料的認知之間,充當橋樑將兩者揉合。她亦是「未‧共研社」2019設計師學員,在與導師郭錫恩與胡如珊的指導下,與太平地氈合作設計出「鳳凰舞動」特色地氈作品。

翟凱怡

翟凱怡

設計師學員

翟凱怡是EDIT 和 EDITECTURE的始創合伙人, 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的建築系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EDITECTURE成立於2014年, 在本地提供建築、時裝、藝術和室內設計等服務。翟凱怡於2021 及 2019 獲得40 under40 PRESTIGE AWARD / PERSPECTIVE AWARD。

翟凱怡於2011創立EDIT,為一個品牌概念店以及國際時裝品牌。她希望展現一個全新綜合設計概念,將設計與生活融合,深信「在生活上,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編輯者」。翟凱怡致力把環保元素概念加入設計項目上,希望透過設計向客戶、社區甚至世界作一步一步的環保貢獻。

Florian Wegenast & Christine Lew

Florian Wegenast & Christine Lew

設計師學員

Studio Florian and Christine是由Florian Wegenast 及Christine Lew成立的多學科設計工作室,工作室現時以香港為根據地。二人皆畢業於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擅長工業設計、時裝設計及物料創新,擁有國際設計工作經驗。工作室致力探索可持續物料、傳統工藝及社會創新的交匯點,二人在過去三年研究本地廢料,與工藝大師及匠人合作,並結合各種3D技術。他們的研究集中探討傳統工藝如何能結合現代科技及當代文化。

Florian Wegenast及Christine Lew共有兩個項目獲得信言設計大使種籽資助計劃支持,二人亦是「未‧共研社」2019設計師學員,過往積極學習及研究香港傳統工藝,並將之融入他們的作品之中。

Julie Progin & Jesse Mc Lin

Julie Progin & Jesse Mc Lin

設計師學員

Julie & Jesse由設計師兼藝術家二人組Julie Progin和Jesse Mc Lin創立,工作室以香港及景德鎮為據點。二人的作品遊走於設計、工藝與藝術之間,結合研究及物料實驗,製作創新的瓷器及裝置。他們對每一個項目的處理方針都各有不同,由其歷史文化背景出發,結合易於取得的資源,打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展現出二人不斷反覆創新的設計過程。他們的作品曾於香港M+博物館、深圳設計互聯及米蘭三年展中展出,並得到機構、公共及私人收藏,包括中國陶瓷博物館、M+博物館及K11 Art Foundation。

Julie Progin和Jesse Mc Lin曾參與design*lab的信言設計大使專題資助計劃「Micro Factory」,亦是「未‧共研社」2019設計師學員之一。

Alexandra Batten & Daniel Kamp

Alexandra Batten & Daniel Kamp

設計師學員

Batten and Kamp由二人設計師/藝術家組合Alexandra Batten及Daniel Kamp創立。二人於紐西蘭出生,現居於香港,善於創作具功能性的雕塑,作品得到國際畫廊及收藏家收藏。他們親自逐件作品製作,並與一個經改造的工廠空間合作製作,工場位於香港島邊陲,就在茂密山林與熱鬧的市區之間。

Batten and Kamp的作品由全球各地的畫廊代理,包括紐約、上海、東京、日內瓦、哥本哈根及香港。他們曾於諾瓦利斯及「Designart Tokyo」東京設計藝術節舉行個人展覽,並參與了眾多群展及國際藝術展,包括丹麥「Enter Art Fair」藝術展及香港典亞藝博。他們的工作室及作品曾獲多家媒體報導,包括《Hype Beast》、《Designboom》、《設計選集》、《ID Magazine》、《Somewhere magazine》、《Axis Magazine》、《Ignant》等。

Mic Leong & Soilworm Lai

Mic Leong & Soilworm Lai

設計師學員

Stickyline是香港著名的創作二人組,由Mic Leong和Soilworm Lai組成,以獨特的大型多面體雕塑突顯其創意工程、數學和幾何結構的複雜性。通過使用紙和金屬作主要媒介,兩人創造了極簡幾何美學。簡單的形狀,結合動力學、聲音和光等技術,增加其雕塑、藝術裝置、特定地點項目和私人委託中的體驗。

於2013年至2014年間,Stickyline受香港設計大使及香港設計中心邀請,到德國柏林及意大利米蘭交流,參與International Design Festival Berlin 2013及參展米蘭設計周2014。合作品牌包括Henrik Vibskov、Ralph Lauren、Mercedes-Benz, Puma、Paul and Shark、Lomography及Givenchy。

二人的「On/Off」項目在2016年獲得信言設計大使種籽資助計劃支持,及後其設計裝置在2017年於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公開,並於2018年獲得「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銀獎。

 

劉天浩

劉天浩

設計師學員

劉天浩曾是埃因霍芬設計學院學生。他是藝術家和泛領域設計師,現居香港,工作涉猎商業及公共項目,創作包括平面、產品、室内及展覽設計, 而他為深圳濟心集團設計的Tin 1 原子筆曾獲法蘭克福展覽主辦思誕行中國文具大賞金獎。他亦從事顧問工作,游走於商業、設計和藝術之間,為客戶提供意見、建立關係和催化新項目。

 

 

「未‧共研社」2022策展及項目團隊

姚嘉珊(主策展人)
周政(副策展人/ 設計師)
黃紹媚 (項目及傳訊經理)
余瑞婷(項目經理)